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平台 > 野外台站 >

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

文章来源:信息中心  |  发布时间:2017-12-19 13:47:00.0  |  【打印】 【关闭

中文名称: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

英文名称:Dunhuang Gobi and Desert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Station , Northwest Institute of Eco-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CAS.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筹)

学术委员会顾问:孙鸿烈 院士   程国栋 院士   郑度 院士

学术委员会主任:秦大河 院士

站  长:屈建军

副站长:张伟民

助理站长:张克存

通讯地址: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联系人:屈建军

电  话:0931-4967565

E-mail qujianj@lzb.ac.cn

1.基本概况

中国科学院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以下简称“敦煌站”)地处著名旅游胜地敦煌市境内,敦煌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疏勒河下游,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塔克拉玛干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地处青藏高原与中亚荒漠的接点,也是欧亚大陆内部的“旱极”所在。戈壁、风蚀雅丹、沙漠成规律性分布,乃荒漠区地表过程典型体现,是研究干旱荒漠区吹蚀、搬运、堆积过程的天然实验室。这一区域又是我国沙尘的重要源区之一,在此进行风沙尘的产生、输送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它不仅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资本,同时也为科学研究丰富了研究的素材。

由于该区地处“旱极”,环境极其脆弱,同时该区在历史上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人为活动强烈,特别是近几十年人类活动对该区的影响更重,导致该区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水资源缺乏、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退缩、库姆塔格沙漠与敦煌绿洲生态屏障作用降低,直接威胁敦煌文物保护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鉴于其环境的独特性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科学院和地方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2007年始建此站。

该站是以地学为主的荒漠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极端干旱区风沙环境形成演变过程及机制,戈壁、风蚀地、沙漠的地表过程,风沙(尘新)灾害规律与致灾机理,绿洲生态与环境的调查及监测,沙产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风沙灾害防治新技术、材料,荒漠地区风沙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同时积极参与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把该站的观测研究与敦煌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旅游观光、对外形象宣传紧密结合起来,为地方服务。

2.学科功能战略定位

在过去几十年里,科研工作者在荒漠区建立起了不同的生态观测研究站,沙坡头沙漠试验站、临泽内陆河流域综合研究站、奈曼沙漠化研究站、黑河流域综合研究站,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以地学为主的环境观测研究站,建立本站的目的在于弥补我国在极端干旱荒漠区风沙综合研究站的空白,为荒漠生态环境研究提供平台,完善荒漠生态环境的研究。

3.研究方向

极端干旱区风沙环境形成演变过程及机制

戈壁、风蚀地、沙漠的地表过程

风沙(尘)灾害规律与致灾机理

绿洲生态与环境的调查及监测

沙产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绿色能源、旅游业等)

风沙灾害防治新技术、新材料

4.研究目标

基于以上六个方面研究,实现荒漠地区退化土地恢复与重建急需的关键技术及技术集成,主要包括荒漠区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莫高窟综合防沙体系、水土资源优化配置、风沙灾害孕灾环境监测与预警,并在不同风沙灾害类型地区进行综合试验示范,建设具有特色的荒漠地区风沙灾害防治技术试验示范区,为荒漠地区风沙灾害的防治及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提供实用技术;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及基础数据积累,为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提供研究平台。

5.设施布局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 © 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西路320号 邮编:730000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